我市打造“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
“感谢‘百姓说事平台’,感谢节目主持人!是你们解决了我兄弟俩之间长达26年的土地纠纷,并让我们两家重归于好。”前不久,乐平市洎阳街道邹家社区开展“百姓说事”活动,《百姓说事》电视栏目主持人周悦为解决邹氏兄弟土地纠纷问题,为其详细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邹氏兄弟俩听后十分感动,当场和解。
近年来,我市围绕“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工作目标,不断深化信访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信访矛盾化解机制,认真学习“枫桥经验”,全力打造“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工作新模式,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2018年以来,《百姓说事》电视栏目播出62期,全市参与说事人数达10多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000多件,解决实际问题8000多个。2018年,市、县两级来访量下降20%以上,赴省进京访也呈下降趋势。
从2018年开始,我市把“百姓说事+媒体监督”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打造。一方面,在54个乡镇(街道)建立百姓说事中心、557个村居设立百姓说事室(点),邀请县(市、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两代表一委员”、律师、老干部、老党员等轮流参与,深入开展“百姓说事”活动。另一方面,在市广播电视台开办《百姓说事》电视专栏,抽调专业人士组成百姓说事纪实新闻栏目组,深入一线,紧盯“百姓说”“干部理”“集中议”“用心办”“民主评”“定期查”六个环节,对各地开展“百姓说事”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报道,着力把百姓反映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可以说,“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开辟了化解信访矛盾新战场。
信访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牵涉的矛盾多,政策性强。信访干部的工作难度大,新闻媒体如何介入,如何报道?《百姓说事》栏目将一个个信访故事展开,从普通接访调解干部到相关领导,记录他们真正深入群众、直面矛盾、解决难题的过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积极引导社情民意,把各方利益和不同诉求直观地“晒”在同一平台上,公开、公正、平等地面对面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为把“百姓说事+媒体监督”这个平台做大做强,我市以“惟民、务实、传承、致新”为核心,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级对口具体负责,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两级媒体和乡(镇、街道)、村(居)两级平台资源优势,坚持边摸索、边总结、边推进,召开现场推进会,听取情况汇报,集思广益、总结提炼,不断完善平台建设。
扩大范围。在县、乡级“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平台的基础上,将“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平台向公安、法院延伸,充分发挥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有效化解群众反映的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丰富形式。成立由广大职工、青年、妇女、文艺工作者、退休老干部等组成的“群团说事队伍”,定期邀请“群团说事队伍”成员参与;加强保障。拨付专项资金,设立“百姓互助帮扶基金”,对一些生活困难但反映的问题没有政策支持或者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群众进行临时帮扶,确保小问题及时解决,大问题不扩大、不升级;大力宣传。开通“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微信公众号。在各级信访大厅等公众场所印发宣传册并印上公众号二维码,让大家扫一扫关注,方便来访群众及时了解信访动态和投诉渠道。
如今,“百姓说事+媒体监督”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影响力不断扩大,群众知晓度和参与率不断提高,已成了我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便捷通道和新平台,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在媒体监督下,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加深,一件件棘手的信访诉求在社会调解合力中得到了及时解决。(郑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