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之花在边界盛开 ——浮梁县“四联”模式促边界地区团结发展纪实
浮梁县地处江西省北端,是一个边界接壤线较长、毗邻地区较多的县,全县17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直接与安徽省祁门、东至、休宁3个县的5个乡镇交界,搭界地区涉及76个村,约9.1万人。因为风俗习惯差异及山林水面权属等客观因素,导致边界地区治安情况较为复杂,造成边界地区群众关系紧张,严重影响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为加强与相邻省、县边界地区的沟通协调,浮梁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通过采取“治安联调、组织联建、文化联欢、产业联动”的“四联”模式,减少了边界摩擦,使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治安联调
安徽省祁门县新安镇和浮梁县西湖乡毗邻,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来往密切,为皖赣两省交界处。历史上为矛盾“多发地”,纠纷激化“是非地”,犯罪分子“藏身地”。为此,两地党委政府在199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省边界联合调解组织—新西联合调解委员会。
自从成立边防联调委以来,边际人民群众、干部,由原来的关系复杂化已变成互通联姻、互相走访、相互帮助,边际居民、干部互尊互谅,气氛十分和谐友好。
浮梁县现已成立边际联调委员会8个,各联调委每年坚持互相往来、互通信息,联合调处两地纠纷。
组织联建
近年来,浮梁县委积极应对赣皖边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形势,拓展党建联建内涵,在边界乡镇实施“边界党建纽带工程”,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无缝隙的党建联建网,推动赣皖边界地区科学发展、经济互补、群众结亲、和谐共荣。
该县按照“搭建党建交流平台,打造两地共建亮点,推动双边互利发展”的思路,积极拓宽党建功能、延伸党建触角,把“边界党建纽带工程”打造成边界地区开展深层次交流和拓宽领域合作的强有力牵头载体。2009年11月底在西湖乡开展试点工作,2011年在全县6个边界乡镇推广,2012年被列为全市推广的党建项目,通过几年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以建立边界党员服务队、边界联合党校、边界食用菌种植协会为内容的“边界党旗红”工程,边界的关系有了显著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根据党员干部特长和群众百姓需求成立的边界党员服务队,既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急先锋”,又是为群众服务的“好后勤”;通过成立边界联合党校,两地党员干部互学、互访,双方在学习交流中提升了本领、增进了友情。
文化联欢
去年9月28日下午,在喜迎新中国69周年华诞之际,西湖乡千人大礼堂里人声鼎沸、歌声嘹亮。西湖乡与祁门县新安镇联合在这里举行“新安—西湖共奋进、携手开发大旅游”文艺演出,这是每年双方轮流联合举办的“新安—西湖一家亲”大型文艺活动,在当地百姓中产生较大反响。
江村乡老体协从2012年开始,与祁门县闪里镇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重阳节文艺联欢活动;勒功乡老体协与祁门县闪里镇也经常开展联欢活动;经公桥镇2016年与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联合举办了“皖赣边界广场舞联谊赛”,并签订了创建边界协议;兴田乡老体协与祁门县卢溪乡也一起举办过重阳节文艺联欢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两地的百姓不再陌生,这为联合调解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进一步促进了两地文化、情感交流,让“两地一家亲”成为主旋律,两地的矛盾纠纷日益减少,呈现出和谐的边界环境。
产业联动
《皖赣边贸共荣协议》《皖赣边界农业技术合作联建协议》《皖赣边界农村经济信息共享机制》,这是西湖乡和新安镇为了实现边界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强商贸往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而签订的跨省乡镇合作协议。由于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双方民间生产生活交往也不断增加,现在新安茶叶市场上会时常发现操着江西口音的茶农茶商,呈现“新安茶市‘老表’多”的场景,而西湖茶叶市场也不乏新安人买茶卖茶。
稳定和谐的边界环境带来的是边贸经济的繁荣。徜徉在新安街上,随时可听到江西人的口音。汪丽霞家在浮梁县勒功乡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到新安街上开服装店,后改窗帘店,她丈夫则做起食用菌种植的辅料生意。当问起她为什么愿意长期在新安街做生意时,她莞尔一笑:“这里治安好,没有欺负外地生意人的习惯。不是当地人好,我夫妻俩也不会留下来。”
浮梁通过在全县推行“四联”模式,深入推进平安浮梁和法治浮梁建设,已连续蝉联三届“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并荣获“长安杯”;连续六年获得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连续十二年实现“六无”;连续多年获“全市综治先进县”荣誉称号,平安和谐之花在浮梁大地处处盛开。(吴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