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政法网 >> 综治 >> 浏览文章

精准施策护畅通 综合治理赢民心

作者:  来源:瓷都公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点击数:

  近期,景德镇市全面推进交通安全畅行专项行动,全市交管部门聚焦违停整治、安全宣传和重点车辆管控等核心环节,通过“分类治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创新模式,显著提升道路交通秩序水平,有效缓解“停车难、行车堵”等民生痛点,为市民出行和游客游览创造了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违停治理精准化 

分区施策,疏堵结合


  为有效规范道路停车秩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顺畅,景德镇交警创新采用“劝导+处罚+巡查”三级治理模式,实施差异化管控策略,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和市民满意度。


  居民区温情执法,化解停车矛盾


  “老板,您帮忙提醒一句,比我们说十句都顶用!”通过唠家常、讲道理的方式,许多店主主动表示愿意担任“义务劝导员”,提醒顾客“多走一步,停到车位”,共同维护门前秩序。


  交管支队停车管理大队在观溪郡小区周边创新推行“文明停车劝导”机制。对首次违停的外地车辆发放温馨提示单,对本地车主发送移车通知,仅对屡教不改或严重影响交通的车辆依法处罚。队员主动走访沿街商铺,发动店主担任“义务劝导员”,引导顾客规范停车。如今该区域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商户普遍反映“道路畅通了,客流量反而增加了”。


  同时,交管部门协同社区参与沟通协调,社区不仅多次征集居民意见,还计划协同相关部门,深入挖掘周边停车资源,探索长期治理方案。


  景区严管严控,保障交通秩序


  “以前这里经常有车乱停,我们出行很不方便,现在交警来整治了,路变宽了,心里也敞亮了。”居住在景区附近的市民王女士对整治行动赞不绝口。


  针对雕塑瓷厂、陶溪川等景区周边违停乱象,交管部门采取“动态巡逻+定点驻守”相结合模式,重点查处占用消防通道、主干道等严重违法行为。旅游旺季期间,交管部门加大巡逻力度与频次,如同流动的“哨兵”,在景点周边道路及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巡查,对违停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主干道全域管控,提升通行效率


  交管支队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调配警力,对辖区主次干道、校园周边、医院周边、商业街区、景区周边、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及违停高发路段,实施全覆盖、无死角的密集巡查与管控。针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消防通道、公交站点等禁停区域的违法停车行为,以及停车位内未按导向停放、超时停放等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执法过程中,民警严格遵循“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对驾驶人在场的违停车辆,执勤交警即时开展劝导教育,责令其立即驶离;对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虽在现场但拒不立即驶离的车辆,一律依法固定证据、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必要时果断采取拖移措施,全力保障道路通行畅通。


安全宣传精准化

聚焦重点,提升意识


  交警部门创新宣传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靶向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校园安全第一课


  为切实提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近日,交管支队二大队、南河大队及浮梁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分别走进第十九中学、第七中学及蛟潭中心小学、蛟潭二中、峙滩中心学校等校园,以“交通安全第一课,守护学子每一天”为主题,开展校园安全宣讲活动。


  宣讲中,交警结合学生出行特点,采用“以案说法+互动问答+情景模拟”形式,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讲解。针对学生上下学步行、骑行、乘坐交通工具等常见场景,民辅警以通俗语言重点讲解“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横道过马路”“不占道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禁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禁骑电动自行车”及“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等核心安全要点。


  进企业精准宣讲


  为有效遏制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近期市公安交管部门针对景德镇市高频超限超载企业开展了全面走访和精准宣讲。


  交管支队一大队深入物流有限公司开展“三零一戴”主题宣传,通过案例讲解、警示视频等方式,重点强调佩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的重要性,企业员工头盔佩戴知晓率达到100%。


  交管支队昌南大队走进物流公司宣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并对企业进出车辆登记、称重检测记录、过磅单和视频监控运行等数据登记信息进行了现场调阅和查看,以及作业现场、治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和现场宣传。


  执法宣传相结合


  交管支队三大队创新“执法+教育”模式,在整治点开设“流动安全课堂”。针对电动车逆行、闯红灯等高发违法行为,先通过数据分析锁定重点时段路段,在执法过程中现场讲解违法危害,使违法者真正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


多元协同长效化

共建共治,源头治理


  景德镇交警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交通治理新格局,实现短期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


  便民“家门口”上牌服务


  “家门口就能上牌,不仅省了时间,还清楚了上牌的各项要求,太方便了!”刚拿到电动两轮摩托车行驶证与登记证书的张女士表示。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及两轮、三轮类摩托车登记与通行管理的工作要求,切实提升辖区道路交通秩序,9月18日下午,交管支队三大队电动车登记上牌点正式启动试运营,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上牌服务。信息核对、车辆查验,到证件制作、号牌发放,整个登记流程高效便捷,有效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和等待时间。


  警企协同治理“痛点”


  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治理痛点”,尤其在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车辆随意摆放不仅破坏市容环境整洁度,更对群众出行安全构成直接交通安全隐患。


  为有效破解这一治理难题,9月15日上午,交管支队一大队民警赴我市金鼎商业广场周边区域,与金鼎商场管理人员联合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优化专题研讨。双方以“现场办公+协同联动”为核心工作模式,共同研究制定涵盖综合整治措施与长效管理机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部门协同挖掘资源


  在景德镇陶阳新村景区,旅游旺季及周末“停车难”“交通堵”问题突出,车辆缓行、非机动车道被占频发,既影响群众生活,也降低游客体验,亟待解决。


  针对此问题,交管支队三大队积极协同、主动作为,经实地勘测、流量分析与听取民意,在不影响非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对景德大道陶阳新村段非机动车道宽度优化,利用道路富余空间增设规范机动车停车位,并搭配清晰标线与醒目指示牌,既保障非机动车路权,又高效盘活道路资源。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

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居民区通行顺畅有序,

景区周边交通环境显著提升,

主干道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景德镇市将继续深化“智慧交管”建设,完善多元共治机制,推动交通治理从“短期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全力打造安全、畅通、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让市民和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关注“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资讯。

怎样关注“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

1、打开微信;

2、直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即可景德镇政法官方微信公众号;

3、您也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号“景德镇政法”,添加关注即可;

4、您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号“景德镇政法”来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