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市法学会:多举措赋能法治建设,筑牢瓷都平安基石
今年以来,江西省景德镇市法学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全面贯彻中国法学会“九代会”和省法学会“八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组织法律咨询专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广泛开展法学研究、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为建设平安景德镇、法治景德镇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工作机制。景德镇市专门制定法律咨询专家管理办法,根据专家专业特长,组建重大决策咨询论证、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小组;根据行业系统,划分为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司法工作人员等,提升法律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创新服务模式。景德镇市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调解模式。其中,乐平市法学会大力推行“乐法诉智云”微信调解小程序,将法律咨询专家录入小程序,参与线上解纷,提升诉前效率,面向广大公众提供便捷化、专业化的矛盾纠纷调解,以智能化优势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已经受理纠纷356条,举行听证会7次,救助困难群众2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59.7万元。
强化部门联动。景德镇市法学会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律师协会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凝聚各方法治力量。今年上半年,万小荣专家团队参与制定并修改珠山区重要文件政策23份,共出具法律意见书30余份,审查并修改民事合同40份。同时,通过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发表法学专家意见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有效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巧做结合文章。为推动法学会工作整体提升,景德镇市法学会将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有机结合、有效衔接,以点带面、以重点带全局;结合市委政法委机关法律服务团进社区活动,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居民家中,收集老幼病残、留守老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的重大法律问题,报送法学专家进行专人指导,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对基层困惑和棘手的涉法问题,法律咨询专家经梳理汇总和分析研判,形成基层可参考可借鉴的法律依据。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集体授课、案例教学等途径做好“传帮带”,提升青年普法志愿者的法律知识、法治素养和普法能力;截至目前,景德镇市所属的四个县(市、区),均依托县级综治中心设立了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实现市、县两级法律咨询专家全覆盖和县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建设全覆盖,打造了“三宝·陶源谷”“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等具有瓷都特色的法学会服务站。
据不完全统计,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累计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670余次(件)。同时,由法学专家金鹏光团队参与起草的《景德镇市瓷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已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5月1日起施行,为景德镇申遗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