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下的生命时速:景德镇中院司法警察12分钟书写司法温情答卷
"立案大厅呼叫,谈话室有名中年男子呕吐不止,请立即增援!"6月9日下午3时许,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执勤岗的对讲机突然传来紧急呼叫。司法警察支队立即依托"紧事警办"便民服务及"医疗救护联动"机制,迅速构建起有速度更有温度的生命守护网络,仅用12分钟完成从应急响应到送医救治的全流程处置,让警务速度、司法温度在守护群众生命的紧急时刻立刻呈现。
当日调解现场,承办法官正与案件当事人进行调解工作,陪同前来的中年男子突然手扶额头表示头晕想休息。法官立即暂停调解,刚安置其在座椅休息,该男子便开始大量呕吐。法官迅速递上垃圾桶,待其稍缓准备询问时,第二次剧烈呕吐接踵而至,原本红润的面色瞬间变得蜡黄如纸。这一幕让在场人员揪心不已,而值勤法警的专业处置却如定心丸般稳住了局面。
立案大厅值班法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在通过对讲机紧急汇报的同时,不忘递上温水和纸巾——这个细微举动,正是司法警察将"以人民为中心"融入日常训练的生动体现。支队领导与警长依据"紧事警办"应急预案迅速部署:行政班机动警力补位大厅保障诉讼服务不停摆;应急处置组维护现场秩序确保空气流通;信息组同步排查病史消除潜在风险。这套标准化流程的背后,是长期坚持急救培训与联动演练形成的肌肉记忆。
面对同行当事人的侥幸心理,承办法官与法警耐心解释:"健康面前无小事,我们有整套联动救护机制,让专业医疗力量尽快介入才是对生命负责。"当法警接过“120”电话并与其精准对接时,多年"医疗救护联动"培训积累的沟通规范即刻派上用场:地址精确到楼层房间,症状描述包含呕吐次数、面色变化,病史信息涵盖家族遗传、基础疾病、饮食情况——这些细节为急救人员争取了宝贵的诊断时间。
5分钟后急救人员抵达,早已等候在大门的法警全程引导,从谈话室到救护车的路径早已在演练中反复优化。当患者被平稳转移时,距离首次呼叫仅9分钟。这个数字,既是"紧事警办"便民服务优势的量化呈现,更是司法警察用专业守护生命的温情注脚。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而是景德镇中院将制度建设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缩影。司法警察支队支队长表示:"我们既要锤炼'紧事警办'的刚性执行力,更要涵养'生命至上'的司法温情,每次演练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让群众感受法院不仅是庄严的审判场所,更是值得信赖的安全港湾。"
警徽之下,制度是守护的筋骨,温情是信仰的底色。当 "紧事警办"的应急预案化作递水的温度,当"联动救护"的协作机制变为引导的脚步,景德镇中院司法警察用行动证明:法治的力度与司法的温度,从来都是守护群众的一体两面。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定格成司法为民的温暖剪影——在制度保障的坚实后盾下,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全力以赴地守护。(来源: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