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政法网 >> 政法 >> 浏览文章

胡春平在法治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路径

作者: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点击数:

胡春平在法治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路径


  作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江西省景德镇市在重大项目密集落地、城市更新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创新构建“机制强基、多元评估、关口把控”三位一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实现重大决策评估覆盖率、风险预警化解率、群众满意率“三率齐升”。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重大决策评估事项694件,未发生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效服务了瓷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三强”机制,筑牢评估体系基石


  景德镇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西省委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下简称“稳评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完善“党政主导+制度规范+业务提升”机制,推动稳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


  党政主导强统筹。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稳评工作作为筑牢安全防线的战略性工程,在决策机制上实行双轨并进,把重大政策制定、重大改革改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活动安排等各类风险评估纳入市委常委会议事规程,并将稳评质效作为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构建“1+54+N”组织体系(1个市级领导小组、54个部门协同平台、N个社会组织延伸触角),形成党委政府统筹抓总、政法委动态督导、评估主体专班落实、第三方机构专业支撑、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系统格局。


  制度创新强规范。对照江西省地方标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规范》,构建“1+3+X”制度矩阵,即以《景德镇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为基石,配套出台《风险分级管理办法》《专家库管理办法》《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支柱性办法,形成全链条管控的标准化操作范式。各县(市、区)和相关成员部门以市级制度为主干,制定具体操作细则和行业评估规范。实践中,结合瓷都特色,及时将“文化遗产破坏风险”纳入强制评估清单,为全市28个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装上“风险过滤网”,实现制度创新与千年瓷都文脉守护的双向赋能。


  学训结合强队伍。针对风险识别碎片化、评估手段单一化、矛盾化解表面化等问题,实施稳评能力提升工程,破解干部“本领恐慌”难题。在理论筑基层面,依托市委党校和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风险评估大讲堂”“稳评法治沙龙”,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座谈;在实战锤炼层面,建立重大项目“跟班学习制”,选派专家和基层干部深度参与重点项目稳评全过程,通过专家带学徒、理论加实践的立体化培养方式,提升干部风险识别能力,助力重点项目“零风险”落地。


  二、聚焦“三力”协同,形成多元评估体系


  紧扣服务保障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这条主线,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景德镇模式”。


  发挥智库专业力。深化风险评估制度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协同运作,动态遴选具有丰富基层治理经验的实务专家和工程技术、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学术型人才,形成“实践+理论”的智力支撑格局。聚焦陶瓷文化传承创新,邀请陶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及古窑址保护专家担任“风险观察员”,组建特色人才矩阵。在御窑博物馆扩建项目中,专家组提出“考古先行、分段施工”方案,为18处遗址修缮项目提出78条专业建议,其中74条被采纳,风险识别准确率达94.8%。


  强化部门协同力。以市级稳评统筹协调机构为决策中枢,整合发改、住建、文旅等部门资源,构建起覆盖规划审批、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的治理网络。2023年以来,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重大项目联合审查、季度联席会议和专项会商制度,成功协调天后宫片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等31项复杂问题,跨领域矛盾化解率达93.5%。在第三方机构培育方面,依托高校智库、专业机构和市场力量,推动景德镇学院、市建筑设计院等设立稳评中心,引入5家甲级资信机构设立分公司,推动稳评工作提质增效。


  凝聚群众向心力。针对城市规划更新、土地征收补偿等民生关切事项,健全线上线下并行的民情民意收集体系,严格按照稳评程序进行评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视频听证等方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评估项目的意见建议。同时,结合传统的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和心声,切实提高重大决策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民意收集全面、真实、准确。


  三、严把“三关”防线,织密风险防控网络


  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化实践中,景德镇市聚焦风险防控关键环节,通过严把“过程管控、结果运用、督查问责”三个关口,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推动主动创稳创安工作落地见效。


  把好过程管控关。坚持“事前防、事中控、事后评”,实现风险防控全流程覆盖。坚持把稳评工作作为重大决策前置程序,建立风险评估事项清单,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在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多部门会商和专项督导,动态跟踪风险隐患。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开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形成“评估一个项目、完善一类机制”模式,提升整体防控效能。对评估内容不完整、分析不透彻、措施不合理的,责令重新修改完善。


  把好结果运用关。将评估结果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审批核准的“硬指标”,明确未经稳评或评估不达标的项目不得上会研究,形成“评估—决策—落实”的良性循环。严格按照评估结果分级分类精准管控:低风险项目纳入常规监测,中风险项目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二次过审”达标后予以重点管控,高风险项目“一票否决”并入库警示。


  把好督查问责关。以督责问效推动责任落地,凸显“有评必查、失责必究”的鲜明导向。对备案稳评项目逐一查台账看程序、查进度看落实、查效果看质量、查整改看闭环。2024年对12个重点项目开展穿透式备案现场查看,发现并通报“风险化解措施滞后”“评估结果运用脱节”等4类问题。实行“未评先建”问责制,将稳评工作纳入综治督导范围和全市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导致发生重大社会稳定问题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确保稳评工作落到实处。


  景德镇的创新实践表明,要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从单一维稳向综合治理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从行政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这种转变让千年窑火得到了更好守护,让城市发展既有文化厚度,又具治理温度,为景德镇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关注“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资讯。

怎样关注“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

1、打开微信;

2、直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即可景德镇政法官方微信公众号;

3、您也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号“景德镇政法”,添加关注即可;

4、您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号“景德镇政法”来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