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 | 胡雪梅:景德镇以瓷为媒 讲好从china到China的故事
“景德镇陶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接受香港商报专访时表示,景德镇将以更加坚定有力的传承、生生不息的创造、自信开放的姿态,弘扬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千年瓷都焕发新生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近年来,景德镇大力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千年陶瓷文化历久弥新、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御窑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库
通过建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为数万件古瓷片三维建模,对器型、纹饰等进行基因比对、数字孪生、活化利用;“龙珠阁”国宴瓷以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元素,成为大国外交新名片;明代鸭型香薰化身时尚IP“岁岁鸭”,“龙舟瓷雕”文创、迪士尼定制款、泡泡玛特潮玩瓷、海尔“感谢瓷”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更有景德镇制“中国碗”亮相今年央视春晚和元宵舞台,古老厚重的陶瓷文化在创新创意中迸发无限活力。
此外,景德镇拥有3400多名非遗传承人、200多名国省大师、9万多在校大学生,以及50多个国家6万多中外“景漂”。庞大的创意力量汇聚,形成独特的创新生态,设立在陶溪川文创街区的版权服务中心和快速维权窗口已登记版权数量超4万件。为加快数字赋能,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还携手深圳文交所打造陶瓷交易运营中心,试运营3个月交易规模突破1.8亿元。
▪陶溪川历史文化街区
扩大景德镇海外“朋友圈”
——“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牢记总书记嘱托,近年来景德镇打造陶溪川、陶阳里、陶源谷等王牌景区,培育“千馆之城”“三大集市”等热门IP,构建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文旅消费体系,成为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诗与远方”。
▪景德镇浮梁寒溪村茶园
“景德镇周边环绕7个世界遗产、10个5A景区、70多个4A景区,‘名山、名湖、名城、名镇’云集,形成了‘1小时世界遗产集聚区’‘2小时杭昌高铁世界级黄金旅游带’,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胡雪梅表示,2024年景德镇入境游10.2万人次、增长103%,入选首批240小时过境免签城市。今年景德镇又出台了促进入境游15条举措,持续完善多语讲解、多语标识、机场专线、便利支付等全链条服务,力争全年入境游人次再翻番。
胡雪梅建议,国家部委将景德镇纳入对外旅游宣传推介重点城市,进一步支持景德镇扩大海外推广,邀请国外有关部门、旅行商、媒体多来景德镇实地采风,指导我们做好入境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对接。
▪陶阳里御窑景区
以瓷为媒 联通世界
“去年瓷博会吸引了82个国家近千名外宾参会,50多万人次参展,订单及意向成交额近百亿,创历史新高。”胡雪梅表示,今年景德镇还将创新举办“1819全球陶瓷嘉年华”,开展春秋大奖、花车巡游、上镇赶集、千馆之城、全城大戏等主题活动。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景德镇还将承办第52届IAC国际陶艺大会,依托这一全球最高层级的陶瓷盛会,开展国际陶艺交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
以瓷为媒,联通世界。去年春天,景德镇启动“全球陶瓷文化巡礼计划”,积极参与“中法文化旅游年”等重大外事外交活动。从巴黎“青花秘境”AR特展到英国“天涯共此时——景秀China”文化推介活动,从国际版权论坛到吸引37国留学生的“世界陶瓷遗产工作坊”,景德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架起“共享共赢”的“文明桥梁”。
胡雪梅表示,景德镇将全面深化与丝绸之路旅游联盟城市、全球创意网络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的合作,积极参与今日中国、丝路瓷行等国家外事外交活动,赴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深入实施全球艺术家“候鸟计划”,大力开展国际青年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国际青年走进景德镇等活动,持续壮大中外“景漂”群体,唱响跨时空、超国界、浸人心的国际文化交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