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政法网 >> 法院 >> 浏览文章

【千年瓷都平安报告】“智”解家事千千结 景德镇市两级法院以数据赋能助推家事纠纷诉源治理

作者:  来源:新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7日 点击数:

瓷越千年,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


如果说景德镇仿若一尊稀世的青花瓷,散发着温润而华美的光芒,那法治就是承载并勾勒青花盛景的坚韧白坯,虽隐于绚丽釉色之下,却以无声且坚实的力量铸就经世不朽的隽永。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德镇,与瓷都千年文脉的传承赓续一脉相通,平安建设的根基越稳固坚实,陶瓷发展的前行之路便越笃定自信、充满力量。


“开放包容、自律自信、分工合作、精益求精”这16个字所蕴含的陶瓷文化内核,犹如春风化雨,浸润出景德镇的政法之魂。


近年来,景德镇积极打造“平安景德镇”法治名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可防性“民转刑”命案数降幅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珠山区人民法院“珠联必合”平台做法入选中央政法委典型案例;建立全国首家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的生动实践;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是“为民履职,回答时代命题”的法治回响。


平安密码到底是什么?


是52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问题有人解,矛盾当日消;是160余万人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安居乐业;是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里的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一如千年不熄的窑火,让人倍感温暖。


从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执法、司法单位行政数据共享,推动以“我管”促“都管”,到以数字创新方式强力推进诉源治理,有效发挥司法服务最大效能。


一次次突破创新,结出科技赋能硕果,平安景德镇的底色愈发鲜亮。


从创建乡镇(街道)政法特派员制度,立足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到将公益志愿者、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兴力量纳入网格,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展现网格化治理“最后一米”的完善之路。


一步步脚踏实地,鼓起汇聚民心干劲,幸福景德镇的成色愈发充足。


“平安”的一笔一画正在用行动勾勒,当法治与传承双向奔赴,与越烧越旺的窑火一同收获的,还有千年瓷都的平安祥和。


《新法治报》推出“千年瓷都平安报告”系列报道,“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刊载,今天刊发《“智”解家事千千结   景德镇市两级法院以数据赋能助推家事纠纷诉源治理》。


近年来,景德镇市两级法院将家事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点工作之一,稳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充分发挥法院职能,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家事矛盾化解品牌。


据悉,景德镇市两级法院近两年审结家事纠纷4505件,调撤率57.53%,取得良好成效。


“珠联必合”巧断家务事


“离婚怎么分割财产?”“遗产怎么分?”“孩子抚养权该怎么获得?”据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立案阶段调查统计,约73%的当事人在起诉前会上网搜索相关法律知识、类似案例。


根据这些特点,2022年8月,该院创新工作做法,筛选出“婚前财产”“抚养费”“人身保护令”等20个关键词,与百度合作运用搜索置顶功能,推出全国首家具有“IP识别+置顶推送”功能的“珠联必合”家事纠纷调解平台。


当群众在珠山区搜索相关关键词时,平台首页就会自动置顶推送“珠山法院有话对您说”的提示,并链接至“珠联必合”家事纠纷调解平台。在该平台,群众可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或点击内设的24小时咨询电话,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法律咨询。该做法实现了矛盾纠纷的“网络排查、主动推送、及早介入”。


2023年2月,该院接到段某通过百度搜索打来的电话,咨询离婚事宜。经了解,段某遭遇了家暴,该院立即联合社区进行走访。据调查,段某曾经向公安机关报警并经景德镇市昌江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轻微伤甲级。


了解到段某与叶某已感情破裂,现段某请求法院判令双方离婚,婚生子由其抚养。该院按照“珠联必合”工作法“集中归集、区域分流”的原则,将该案分派至樊家井社区调解员,就近开展线下一对一调解、咨询等服务。


在法官和调解员的调解下,叶某同意与段某离婚,其子由段某抚养。调解完毕后,该院不定期回访,了解段某近期生活情况,防止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做到家事纠纷早发现、快处置、有人管、免升级。


纠纷调解“只扫一个码”


2023年4月,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延伸“珠联必合”家事纠纷调解平台功能,打造“珠联必合”小程序,并结合百度推送页面设置链接和二维码,经身份验证后即可登录小程序。同时通过打通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妇联、民政、街道社区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家事纠纷调解从“只进一扇门”到“只扫一个码”的转变。


有了线上的技术支撑,该院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实现了在全区11个街道打造一支线下调解员队伍,并安排法官挂点社区。有了这支由网格员组成的调解队伍,让家事纠纷能更早更快被发现。


近日,网格员张某在巡楼时听到一户人家传来争吵声,敲门询问了解到,王某与戴某经人介绍相识并恋爱,相处后双方达成婚约,王某给予戴某彩礼10万元。后双方因性格不合经常产生矛盾,双方决定分手,王某以身体欠佳为由欲索回彩礼10万元,戴某拒绝,认为自己也付出了时间和青春,不同意返还彩礼。


两个家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网格员劝解无效,建议他们在“珠联必合”家事纠纷调解平台上登记信息。随后,挂点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充分释法说理,从当事人双方具体情况出发做其思想工作,经过调解,戴某同意返还部分彩礼,王某撤诉。


截至目前,“珠联必合”家事纠纷调解平台点击数已达25831次,电话咨询1040人次。自2022年8月平台上线以来,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的家事纠纷调解率同比上升了9.37%,达到40.38%;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了8.73%,达到97.41%。今年1月,该做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


数据赋能提升审判质效


为推进诉源治理和家事案件调解工作前置,2023年3月,乐平市人民法院打造“乐法易家”家事审判应用平台。依托“乐法诉智云”小程序,将全市736名网格员和386名人民调解员进行地域匹配,运用“法庭+”三级联动调解机制,与综治中心、司法、民政、妇联、公安及村(居)委会、志愿者协会建立紧密联系,织密家事纠纷联动化解网络。


为配合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专项行动,“乐法易家”家事审判应用平台设置“高价彩礼”模块,对该院近年来审理彩礼纠纷案件的地域分布、结案方式、案件数量趋势、风险预防化解情况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更好助力彩礼纠纷案件实质性化解。


在原告王某祥诉被告金某霞婚约财产纠纷案中,“乐法易家”家事审判应用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监测到被告金某霞曾有多次婚约经历,每一次婚约中索取的彩礼均在50万元以上,该院在充分调查核实后及时将线索移交当地派出所。


同时,“乐法易家”家事审判应用平台对困难群体的案件开辟“困难群体保护”热力图,进行分析研判,对困难群体维权案件,优先立案、审理、执行。2023年4月上线以来,共受理涉困难群体类家事纠纷案件86件。


今年4月,王某某的二儿子方某某通过“乐法诉智云”小程序上传了自己家遇到的老人赡养问题,年近九旬的王某某育有六儿一女,王某某的儿女因为赡养方式和赡养费用意见不一致。


承办法官介入后,深入了解各子女家庭情况,发现王某某子女普遍年纪较大,有些伴侣过世、有些没有成家、有些生活条件较差,因此将老人留在身边赡养存在困难。法院联合民政、村(居)委会以及赡养人进行协商调解。8月初,双方达成协议,王某某同意前往养老院养老,各子女也就赡养费用达成共识。


通过数据赋能,乐平市人民法院以“线上分析+线下联调”方式实现家事纠纷源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月至5月,该院新收家事纠纷案件数564件,较去年同期的761件下降25.89%;家事案件结案率较去年同期的84.7%上升到86.33%,调撤率达65.93%,家事案件的审判效率、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注“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资讯。

怎样关注“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

1、打开微信;

2、直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即可景德镇政法官方微信公众号;

3、您也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号“景德镇政法”,添加关注即可;

4、您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号“景德镇政法”来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