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千年瓷都“金字招牌” 景德镇市政法机关打造陶瓷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瓷越千年,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
如果说景德镇仿若一尊稀世的青花瓷,散发着温润而华美的光芒,那法治就是承载并勾勒青花盛景的坚韧白坯,虽隐于绚丽釉色之下,却以无声且坚实的力量铸就经世不朽的隽永。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德镇,与瓷都千年文脉的传承赓续一脉相通,平安建设的根基越稳固坚实,陶瓷发展的前行之路便越笃定自信、充满力量。
“开放包容、自律自信、分工合作、精益求精”这16个字所蕴含的陶瓷文化内核,犹如春风化雨,浸润出景德镇的政法之魂。
近年来,景德镇积极打造“平安景德镇”法治名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可防性“民转刑”命案数降幅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珠山区人民法院“珠联必合”平台做法入选中央政法委典型案例;建立全国首家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的生动实践;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是“为民履职,回答时代命题”的法治回响。
平安密码到底是什么?
是52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问题有人解,矛盾当日消;是160余万人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安居乐业;是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里的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一如千年不熄的窑火,让人倍感温暖。
从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执法、司法单位行政数据共享,推动以“我管”促“都管”,到以数字创新方式强力推进诉源治理,有效发挥司法服务最大效能。
一次次突破创新,结出科技赋能硕果,平安景德镇的底色愈发鲜亮。
从创建乡镇(街道)政法特派员制度,立足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到将公益志愿者、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兴力量纳入网格,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展现网格化治理“最后一米”的完善之路。
一步步脚踏实地,鼓起汇聚民心干劲,幸福景德镇的成色愈发充足。
“平安”的一笔一画正在用行动勾勒,当法治与传承双向奔赴,与越烧越旺的窑火一同收获的,还有千年瓷都的平安祥和。
《新法治报》推出“千年瓷都平安报告”系列报道,“景德镇政法”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刊载,今天刊发《法治护航千年瓷都“金字招牌” 景德镇市政法机关打造陶瓷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点火!”10月1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明清御窑风火窑复烧仪式上,熊熊窑火随着响亮的号子声燃起,映照着这座历代瓷窑炼就的瓷都。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感慨:“一辈子做一件事,祖祖辈辈干一件事,不是简单的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见异思迁。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
千年技艺薪火相传,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和创新,也离不开政法力量的精细保护。近年来,景德镇市政法机关聚焦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成立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打造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建成陶瓷产业综合法务区,基本形成陶瓷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陶瓷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以法治力量擦亮千年瓷都“金字招牌”。
跨省司法协作守护陶瓷“中国名片”
雕塑小鱼在陶瓷鱼缸中张开鱼鳍、摆动鱼尾,小鱼头身比例、弯曲部位及弯曲程度浑然天成,清水从鱼嘴喷出,兼具水循环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观赏价值。这是景德镇某瓷器公司2021年进行著作权登记的作品,今天依然颇受消费者喜爱。
某某齐公司未经许可对外销售此类鱼缸,某瓷器公司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2023年,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不局限于著作权登记证书,还审查了创作者陶瓷工作经验、资质能力、创作条件、设计底稿、传统陶瓷元素等方面,最终认可了作者2007年创作的事实,终审认为某某齐公司行为构成了对涉案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侵权。
今年4月,上述案件被收录进了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及涉陶瓷类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件(2021-2023)》,作为保护作者在美学领域所付出智力劳动的典型案例。
陶瓷为捏制塑形的艺术,陶瓷产业的发展也是智力成果传承创新的历程。2021年4月,景德镇成立了全国第六家非省会城市的知识产权法庭,全面实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合一”机制,积极推进涉陶瓷纠纷案件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审理。
跨越山海之情,彰司法合作之功。今年4月,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福建泉州三地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订了《地理标志(陶瓷)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知识产权跨域司法保护协作协议》,在全国首建跨省陶瓷类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同为具有悠久制瓷历史的国内陶瓷主产区,三地法院在前端联调防治、共建跨域诉讼联动、专家资源库共享等九个方面开展深度协作,促进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增强类案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携手共同守护好陶瓷“中国名片”。
从景德镇到九江、上饶、鹰潭,如今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和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点、法官工作室遍布各地。通过与江西省律师协会联动,与行政机关联动,与社会组织、人民团体联动,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形成了“一体二纵三横”的知识产权立体式保护网,连续3年均有案件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今年又有3件案件入选2023年度江西法院十大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高地。
“智助”检察守护瓷都名片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成就了景德镇闻名中外的声誉。为保护好这张名片,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不仅在履职中积极行动,更在增强司法保护能力方面不断提质增效。2023年6月,成立了全国首家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下称保护中心)。
保护中心整合“四大检察”业务,集案件办理、专家咨询、便捷服务、普法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一中心通办”。配合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自主研发的“陶瓷检察云”小程序和web端网页,可以与检察官、律师在线咨询和交流,还可以直接线索举报,让服务从“自助”到“智助”,形成“线上+线下”的陶瓷检察保护网。
陶瓷名人故居承载着重要陶瓷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播使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保护中心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及时向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检察院移送陶瓷名人故居保护线索。该院办案团队多次走访相关行政机关和陶瓷名人故居,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分级分类建立陶瓷名人故居档案,积极推动具备一定条件的陶瓷名人故居申报第二批“千馆之城”等建议。为更好填补文物保护空白,检察保护中心还借助外智,选聘了一批“检察文保守护人”,发动群众力量参与陶瓷知识产权和文脉保护。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卷峰峦在景德。今年2月2日,《景德镇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实施。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聚焦陶瓷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领域及突出问题,组织开展“陶瓷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截至目前,陶瓷检察保护小程序共收录非遗项目56项,非遗基地178处,非遗传承人2036人,文物保护单位43处,陶瓷企业45家。
打造“法律服务超市”
今年5月,景德镇陶瓷产业综合法务区建成。该法务区是景德镇市司法局精心打造的陶瓷类“法律服务超市”,包括涉外法律事务、陶瓷知识产权咨询、陶瓷类公证、鉴定、仲裁、调解等6个窗口。为保障法务区工作运转便捷,在窗口右侧还设有涉外律师工作室等4间办公室。涉外案件咨询、经营风险分析、合同纠纷等问题都能在“超市”中一站式解决。
以原国营宇宙瓷厂工业旧址为核心区打造的陶溪川文创街区,被誉为景德镇工业遗产成功转型的样本,也是无数景漂们用活力与创意实现梦想的舞台。青年艺术家小陈创作的“超级宝贝”系列陶艺雕塑在陶溪川创意集市上热卖。今年4月,小陈却发现某电商在工厂大量复制生产该产品,还在直播中赠送给粉丝“引流”。小陈很苦恼:“很难有时间跟侵权者纠缠。”
今年8月,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景漂之家”设立“与民同行”工作联系点,青年“景漂”艺术家代表小陈也参与了揭牌仪式,在座谈会上倾诉了苦恼。“与民同行”办案团队调查核实案情后,与双方分别沟通。
“我愿意诚恳地向被侵权人道歉,停止侵权并销毁所有的库存。”在检察官的见证下,当事人向小陈鞠躬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夜幕降临,陶溪川文创街区的老厂房被陶瓷艺术作坊、博物馆、美术馆点亮。长满爬山虎的红砖房与老窑炉前,数百个摊铺招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原创作品展卖、线上直播不停,仿佛回到了“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繁华景象。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从“陶瓷工业重镇”到“文化创意之都”,景德镇的转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用瓷器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从成立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到打造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再到建成陶瓷产业综合法务区,景德镇市政法机关构建全链条、全方位陶瓷文化传承和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新模式,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样用瓷器讲好了精彩的政法故事,以法治“薪柴”,助力千年窑火越烧越旺。